任聡々 Ren Congcong
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学校教育専攻
早稲田言語学院
2019年7月从国内大学毕业后10月来到了日本,现就读于早稻田言语学院的大学院进学1班。来日前只有N2的合格证书,10月份开始进行了两个月的语言学习后参加了N1的考试并合格。从这以后我才开始认真地准备大学院进学的相关事情。
对于将来在大学院所读的研究科和研究方向,我一直都有一个明确的想法,教育学专业是我一直感兴趣的也是最想去学习的学科。所以在定好自己想要研究的具体的点后,也一点点地尽早地完成了研究计划书。在写研究计划书的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同时也能收集了一些相关研究领域教授的情报,我认为这些对于选择报考学校和教授上都有很大的帮助。我在联系教授的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的,因“研究方向不匹配”“今年研究室不收新生”等原因,被一开始发信联系的教授都拒绝了。其实在找教授的过程中,想要找到研究方向100%匹配的教授是很难的,教授最新研究课题可能也不会及时被更新在个人网页上,所以要多发信多尝试。就这样,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早大教育学研究科的一位教授发了邮件。没想到教授很快就给我回信,表示对我的研究计划书很有兴趣并愿意与我通过ZOOM的方式进行面谈。进行了一定的准备以后,就如期和教授进行了面谈,面谈中教授围绕我的研究计划书进行了简单提问,对于我的学历背景也进行了简单了解。面对教授虽然很紧张,日语表达上也很不顺畅 ,但整个面谈也顺利地进行了下来,最后教授给我介绍了一位研究室的中国前辈并让我好好准备考试。
在一开始的备考阶段,研究室的前辈给我传授了很多经验和学习方法,并鼓励和教导我要扎实、认真地学习,对于前辈的帮助我受益匪浅也特别感谢。但是整个备考过程,我更要感谢学校老师们和前辈的帮助与指导。在前期的备考阶段,班级的担当老师都会针对每个人的报考学校和研究科进行谈话指导。在选择好报考学校以后,我们班级的担当-须田老师会嘱咐同学们认真关注募集要项、出愿的时间,并及时跟进每位同学的进学状况。
在距离早大的考试还有近一个月时,因为渡部老师来给我们班级代课,我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渡部老师。渡部老师在了解了我的报考学校后,不仅给我介绍了从学校毕业现就读于早大教育学研究科的学姐,还在距离考试两周前时帮我进行了针对性的进学指导。
渡部老师本人毕业于早大,对于大学院的进学指导也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第一次与渡部老师面谈中,针对我苦恼的三个问题一一为我进行了对策的指导。当时我所苦恼的三个问题分别是:笔试中该怎么选择题目作答;小论文的能力是否合格;口语表达能力弱。针对这三个问题,渡部老师为我指导的对策是:首先,对于题目的选择上若能准确把握所报考的教授所对应的题目方向,是最好的。但也不必纠结于此,知识能力的考查并不是那么死板的,重要的是能把所选择的题目能进行完整、有理有据的作答。其次,对于小论文能力的把握,最好方式就是通过日常的写作练习来判断。所以距离考前两周我才真正开始练习小论文的写作,根据我所收集到的早大过去问份数及距离考试的时间,渡部老师为我制定了一天练习两篇的写作任务。写完以后老师帮我快速批改并指正出我所存在的问题,就这样练习一周以后,老师肯定了我的小论文能力并一直鼓励我要对自己有信心。最后,对于我的口语表达能力弱问题,在第一次面谈时老师就对我的研究计划书内容进行了提问,听过我的回答后老师认为问题并没有我所说的那么严重,只是有些问题上需要注意并多加练习。在正式面试前,老师帮我进行了多次简短地面试模拟,针对我的计划书和自身情况,还为我列举了在面试时极大可能会被教授问的问题和恰当的回答例句。事实证明,老师把握地太准确了,我正式面试时被问到的问题恰巧是渡部老师多次提醒我注意的地方。对于老师的帮助,心中的感谢也实在是无以言表。
考前两周我才找到渡部老师进行进学指导,虽然时间上是有点赶也比较晚的,但真的特别感谢老师在了解我的情况后,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问题所在还为我进行了有效的对策指导。同时,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我也学会了以另一种方式来看问题,比如在答题题目的选择上,与其纠结选哪道题可能会有加分效果倒不如好好选择自己有信心的来完成。还有也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使我在了解自己的问题点和应该做的事情后,即使距离考试还有两周的时间内也尽量保持了平稳的心态,踏踏实实地进行到所有考试的结束。 最后能合格早大的教育学研究科,我想说除了自己认真地准备和学习以外,也更加离不开学校老师们、前辈还有小伙伴的鼓励与帮助。这一年以来有一点深有体会,那就是当你认真、努力地向前冲时,真的会有很多真诚且热情的人来帮助你,成功也真的很难一蹴而就,多走地每一步也都是有它存在的价值的!